企业服务社

您的位置:企业服务社 > 新闻资讯

华为企业邮箱的好处_沉默低调的

本文编辑:proprieter时间:2022-08-24 16:01
问题咨询扫码加客服
沉默低调的华为企业邮箱   金峰近日在其个人认证微博上写道:今天帮一个朋友做了一个 华为的免费企业邮箱。惊叹于华为的产品经理对交互方面的细节考虑。确实非常强大,比如我输入域名,系统会自动判断是从那购买的域名,并给出相应的设置提示。每一个操作都有图示,非常简单。还有很多方便的小细节,这让那些收费邮箱怎么活!这应该是互联网的革命。  在随后的回复中,华为企业邮箱官方微博回复道:网友谢谢,我们会努力降低华为企业邮箱的使用门槛,让更多有需要的团队或企业更容易上手。  名称为@芙蓉小王苏春林评价道: 这就是成功源于对细节的把握啊。

  2009年9月,华为免费域名邮箱开放注册。2010年10月,华为推出华为企业邮箱,当时就有媒体分析,拥有亿万级用户的华为此次以完全免费口号进军企业邮箱市场,被业内人士认为;企业邮箱免费时代即将到来”。  时隔2年,2012年8月份,华为正式推出企业邮箱(收费版)。较之之前的免费版本,该版本的企业邮箱拥有更大容量、更有保障的售后服务,而直通RTX、企业华为等企业级产品、支持根据指定关键词或帐号进行邮箱备份、支持邮件群发、使用公司品牌定制界面等增值服务成为华为提供的一站式企业信息化服务解决方案的新内容。  华为邮箱产品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继续保持对免费版企业邮箱的优质服务同时,华为在企业邮箱上施行的双产品线并行策略将满足不同量级的用户群体的个性需求,为国内企业邮箱市场带来全新体验。搅局者:华为企业邮箱 

 从2009年华为推出的免费域名邮箱,再到2010年的华为免费企业邮箱,2012年的华为企业邮箱付费版。毫无疑问运营拥有近8亿用户的华为邮箱以及基于华为邮箱强大的技术和后台服务为华为企业邮箱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来自2012年华为企业邮箱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10月华为企业邮箱正式发布至今,已有超过300万用户正在使用华为企业邮箱,截止到2012年6月的数据显示,华为企业邮箱的域保有量已超过20万。针对华为企业邮箱是否有超过20万保有域的问题,我曾经与业内的一个专业人士交流过,其实各家的具体情况从技术手段上是可以验证出来的,对于华为企业邮箱的域保有量的数据从验证的结果看与其相关数据基本一致。

  将华为企业邮箱冠以;搅局者”的名字。则源于华为对于传统企业邮箱市场的颠覆与改变,改变的最终结果是华为用非常优秀的免费企业邮箱产品获取到了包括中小企业主以及个人站长的青睐,颠覆的意义在于在华为企业邮箱免费版中用户依然可以获取一个非常完整的用户体验。其产品的水准与华为企业邮箱收费版保持一致,而华为获取到的用户价值是介于1%~10%的华为企业邮箱收费版客户转化率,以及不断上升的企业邮箱市场份额,这在国外被称之为Freemium模式,在国内对免费模式驾轻就熟的华为在这一次的企业邮箱用户争夺战中已然将免费市场攻略运用的游刃有余。

  在这场免费企业邮箱的浪潮中,华为企业邮箱充当了企业邮箱市场变革的急先锋,并试图通过一种更为简洁的方式让企业用户直接获取到完善的企业邮箱服务体验,从华为企业邮箱的产品设计看,从保密邮箱,到服务验证,一站式的提供在线自助式注册服务为企业接入企业邮箱服务降低了门槛,同时在华为企业邮箱收费版和免费版之间,唯一多的一道门槛仅仅剩下了试用转正与服务升级,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一切水到渠成。  现阶段,在企业邮箱市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产品发展方向上的分水岭:一个是更加专注于收费企业邮箱的企业服务提供商,一个是免费与收费服务并重的企业邮箱双向产品发展模式。在第二种免费与收费模式并行发展的企业邮箱服务商中,从目前市场以及产品体验看唯独华为两手都在抓,而且两手都很硬。一方面,充足的财力与技术研发实力赋予了华为企业邮箱更多的发展空间与支持,另一方面,在竞争与颠覆的同时也给竞争对手以阵痛,你说你免费吧,跟着玩不起,不免费吧,又没办法获取到可观的用户数。

  正如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在关于微创新的演讲中所提及的那样:《葵花宝典》,掀开第一页写的什么?;欲想成功,必先自宫”。其实宫了宫了,一咬牙,当时有一亿多卖杀毒软件收入我们放弃掉了,杀毒软件的收入,一会儿拿起刀子割一会儿,一会儿怕疼又忍住了,最后慢慢流血也死了,疼也疼死了。后来好几家兄弟没有练成,后来书的封底又写了几个字,叫;即使自宫也未必成功”。  华为企业邮箱是一个搅局者的角色,也是一个颠覆者的角色,企业邮箱十年的节点上,当企业邮箱市场的瓶颈期凸显,华为企业邮箱的出现,将邮件产业变革推向风口浪尖。  沉默低调的华为企业邮箱  与其他邮箱厂商相比,华为邮箱表现的尤为淡定,是沉默低调的不能再沉默低调了,无论是从产品方面还是从媒体报道。  与之形成反差的却是在华为企业邮箱以及华为邮箱在微博上的产品互动在业界具有鲜明的产品经理特色,以及极具交互性的一问一答。如果别的企业邮箱官方微博更多的精力是在宣传自己的产品、功能。华为企业邮箱的官方微博则更多地是在做与用户之间的产品功能、特点、改善的互动,对于好的建议华为企业邮箱会积极采纳,对于产品方面的疑问,华为企业邮箱团队则耐心倾听,细致回答。这也与业界普遍高度认可的华为产品拥有最优秀的用户体验的说法如出一辙。

  换句话讲,华为企业邮箱用户到底有多少?华为从来没有一个官方公开的数字呈现给业界,华为华为邮箱有多少活跃用户也并无大的宣传造势,但就电商的注册邮箱,其实华为邮箱已经占有了大部分电子商务网站联合登陆认证的市场,而如果你是一家企业的人事招聘主管,你看看满大街的求职者的个人电子邮箱吧,华为邮箱其实已经占有了简历邮箱近50%的比例却是不争的事实。从华为邮箱到华为企业邮箱的演进过程看起来依旧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与水到渠成

。  在探讨电子邮箱收费模式的时候,或许我们还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也许你从来都不曾关注过,在以门户网站著称的邮箱厂商中,唯一没有个人收费邮箱产品的,那就是华为邮箱,据说马化腾用的就是华为邮箱,并且华为邮箱是马化腾最满意的一款华为产品之一,从这一点上讲, 华为邮箱的产品用户体验也不会比个人收费邮箱差。

  华为企业邮箱至今还没有提及自己是企业邮箱行业的老大,但是如果从保有域的数量上绝对是行业第一了,一段时间以来,我会认为华为企业邮箱之所以不去着力去说自己华为企业邮箱有多强大,有多牛X,多半的原因是华为企业邮箱虽然在保有域方面已经遥遥领先,但是其收费企业邮箱由于是刚刚起步,所以这样的数据并不能称之为第一。但同时我也看到即便是华为华为邮箱已经拥有了8亿免费邮箱的注册用户,4亿的活跃用户,华为也没有说自己是行业的NO.1,这或许印证了我关于华为企业邮箱低调的判断。

  华为来了,我们怎么玩?  曾经以为华为可以给业界带来的喘息时间是1年,2年或者是3年,4年。忽然有一天我觉得这个时间或许很急促的就要到来了。  一方面是原因是免费企业邮箱的大潮已经势如破竹,正赶上国内中小企业的经济其实这两年都不算太景气,看看物价我们就知道一二,但是企业邮箱却呈现出一种往死里降价的趋势,这样的趋势在华为介入免费企业邮箱市场后,已经行业十年竞争的背景下表现的尤为突出,无疑也给企业邮箱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动与影响。

  另一方面,企业邮箱市场必然会经历一次变革与蜕变,只是时间早与晚的问题,只不过这次华为企业邮箱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出现了。整个企业邮箱行业的所有厂商是否可以去适应这样一个革新与竞争、创新并存的市场?才是我们需要深思的地方。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在电子邮件产业拐点到来的时候,传统企业邮箱厂商的转型与求变,看看柯达胶卷被数码相机取代的故事,再看看黑莓与诺基亚失败的教训或许真的不需要十年这么久,如果还一味的固守原来的套路,无疑死路一条。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华为企业邮箱在产品功能上的更新速度吧。POP,IMAP,SSL,HTTPS这个华为都支持,移动端呢?基于安卓,iPhone,PC,MAC端的APP及Foxmail邮箱客户端使华为企业邮箱有了更好的邮箱生态。当然还有对于Exchange Activesync手机同步协议的支持,现在你的地址簿、通讯录、日程、任务都可以无缝的通过该协议直接同步到你的手机以及移动手持终端上。似乎这些还不够,来自华为邮箱的消息,对于开源的CardDAV协议的支持华为邮箱团队已经提上日程,现在看应该也就是在测试阶段,这样的一个开放协议的支持为华为企业邮箱未来在移动终端上的同步功能应用带来了更加广泛的前景与空间。同时,凭借华为即时通讯,手机华为以及微信的产业生态,华为其实已经打通了从二维码登录认证到手机华为邮箱提醒,微信邮件提醒等众多消息推送通道,当然还有企业华为,RTX等重量级的企业即时通讯产品的组合拳,现在看这个东西的确不是一般的互联网公司可以玩得起的,这样的生态布局给华为企业邮箱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土壤。  华为来了,我们怎么玩?华为企业邮箱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企业邮箱产品的商业模式,在市场充分竞争的大背景下,产品人应该思考的不是一个华为企业邮箱,而是新的生态系统与产品创新的路途中我们如何去面对?

  当然,结合自身的企业特性去寻求一条新的发展途径是一种可能。抑或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去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再或者更加专注于一个更加细分的领域,华为来了,至少说明这个市场还不差,华为来了,也为企业邮箱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与革新。  无可否认的是创新就意味着人力、物力以及领导者的魄力和决心,在华为面前我们作何表现,这次拷问的不是我们的电子邮箱产品研发者,也不是邮箱的产品经理,销售总监。这一次是Leader之间的较量,还有对于产业发展方向的精准定位,除了意志力与执行力,还需要前瞻性、战略眼光、步调一致以及对于产品的深刻理解。
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企业服务社仅提供内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侵权请联系删除。